探寻“非遗” | 一针一线“挑”出千年传承

安庆11月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2008年,望江挑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日...

安庆11月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2008年,望江挑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日,记者来到了望江挑花的发源地安徽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在该村挑花展馆内,一幅幅清新古朴的挑花艺术作品映入眼帘,“望江挑花”市级传承人房丽丽手持一根针,在青与白的搭配中“游刃”,“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安徽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挑花展馆内的作品(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房丽丽告诉记者,望江挑花工艺复杂,针法多变,有挑、钻、游、织等针法,双面挑正反皆“十”字针,两面“十”字完全一致,此一技法为目前全国独有。

望江挑花青白相间,一清二白,表里如一,这也成为望江挑花的文化内核——清正、清廉的品格。

安徽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挑花展馆内的作品(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为了让望江挑花为更多人知晓,获得更多年轻人喜爱,房丽丽还潜心研究,设计出双面挑花钥匙扣、车挂、编织带等小而精致的望江挑花产品。

“望江挑花”市级传承人房丽丽介绍挑花作品(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望江挑花”市级传承人房丽丽一针一线“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如何把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望江挑花“活”起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镇村干部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鸦摊镇宣传委员周梦颖介绍,2015年6月,望马楼村成立了挑花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多年对挑花产业的培育,目前当地的挑花产品不再仅仅是头巾和围裙,还有沙发靠垫、屏风装饰、单肩背包等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如今,该村30多名专职“挑花女”制作的工艺品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每名挑花女年均增收1.3万余元。

近年来,为了不让望江挑花失传,望江县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了望江挑花保护与传承基地,同时把望江挑花非遗项目传承内容编成教材,建成了国家非遗望江挑花保护与传承基地,出版“望江挑花”校本教材。鸦滩镇望马楼村每年都会邀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授挑花技艺。每年一到暑期,来自全国各地研学游的学生来到望马楼村感受这项非遗技艺所承载的历史重量与文化价值。这门看似简单有颇具奥妙的民间艺术,美轮美奂,人们也得以代代相“惜”,传承至今。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采胜资讯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axusp.com/post/3400.html

(5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5月05日

    我是采胜资讯网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5月05日

    希望本篇文章《探寻“非遗” | 一针一线“挑”出千年传承》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5月05日

    本站[采胜资讯网]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5月05日

    本文概览:安庆11月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2008年,望江挑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日...

    联系我们

    邮件:采胜资讯网@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